驚人發現! 抗癌有新解!
先跟大家分享一個外電報導的個案新聞。
以下的是來自《赫芬頓郵報》在2014年的報導,在美國一位叫 Zach Zeiler (音譯:扎克 列勒) 的青少年的抗癌故事,列勒在他15歲時,被診斷出罹患跟他父親相同的霍金淋巴癌(Hodgkin’s Lymphoma)(他父親當時是因癌而離世的),使得原本身體健康的列勒體重突然降到不到40公斤。但還好,醫師告訴他罹癌時只是初期。 在家人和女友不斷激勵他不要輕易放棄之下列勒開始思考,要如何改善自己的健康,除了正規醫學治療外也開始加入健身與飲食調整,為了維持肌肉量與體重,他一天要分多次進食,一日總熱量高達4000~4500大卡,經過2年的努力,他完全脫胎換骨,肌肉量大增,成功增重到一般正常體重大約70多公斤,透過改變飲食習慣跟每天運動2小時,他成功擊敗癌症,而他現在也有自己的facebook粉絲團、youtube影音頻道、Instagram、Twitter等社群網帳號,並希望能透過他的故事激勵更多人。
(請注意!由於癌症種類、病階段、治療過程、年齡、性別等等都可能是影響因素,或甚至這位列勒也可能只是個案狀況,因此若癌友要進行運動前,請先與自己的醫師確認過目前身體狀況否可嘗試進行運動,再開始進行。)
根據一篇出自美國知名的梅奧診所2014年10月的研究,針對2863名18~81歲癌症後倖存者經過了超過7年的追蹤研究後發現,在這其中參與阻力訓練的癌後病患死亡風險降低了33%。
而且,是調整過了一些干擾變量的結果(如:整體活動量、合併症、父母的癌症病史、已知的心血管危險因素),這項研究是第一次發現阻力訓練這樣的特定運動方式可以提高總體的存活率。
這項發現,提供了對於癌後病人進行阻力訓練提高存活率的初步證據,而後續研究將可能會朝向癌後病人的瘦肌肉量、肌力與死亡率方面進行更多研究。
研究學者也提供三點給大家思考:
1.骨骼肌功能障礙問題在癌症病人身上是非常普遍的,但往往被忽略。
2.骨骼肌功能障礙與一些重要的臨床指標有關,包括:存活、腫瘤進展時間、一些治療惡性疾病的用藥毒性劑量限制。
3.本研究有力的證據表明,阻力訓練具有幫助癌症患者誘導肌肉功能顯著改善的能力。
而在引用的文獻中也有提到癌症患者的存活率與肌肉量的多寡有關,也就是有肌少症(sarcopenia)的癌症患者存活率較低。(有關肌少症請看這篇)
然而,對於運動引起肌肉功能的改善能不能達到降低癌症死亡率這件事,目前還有待更多的研究進行了解。運動處方也可能會有特定適合的癌症類型、疾病階段或治療毒性。因為運動也像藥物介入一樣,不可能一種藥治百種病,這部分相同還需要更多的研究我們才能更清楚運動與癌症的關係。
那這樣對癌症治療中的人到底該不該進行運動呢?
一般不少人都認為罹癌後因為化療放療開刀等等辛苦治療下,整個身體變得非常弱,所以應該要多多休息,停止運動才是對的方式… 不過,這個觀念可能需要改變了。
雖然目前運動與癌症之間相關研究大多是在預防癌症及癌後的倖存者兩大族群討論較多,但對於正在癌症治療的族群以運動介入的改善研究也不少!
根據美國癌症協會對於癌友的體能活動方面有提到,規律的運動可幫助癌症治療中的人有四大好處:
1.防止肌肉萎縮、
2.減少治療的副作用、
3.改善健康、
4.提高生活品質。
除此之外,還有以下好處:
增進罹癌者體能、保持肌肉量不流失、提升癌友的自尊尊嚴、改善生活品質、減少疲勞感、降低罹患憂鬱症或焦慮的風險、減少噁心感、控制體重、降低骨鬆風險、降低心臟病風險、降低凝血等等。
雖然目前還沒有直接證據指出何種運動可以抗癌這樣的說法,但至少現在的研究結果是鼓勵罹癌病人可以作運動!減少治療期間的不適、改善心情、生活品質(這些也間接地幫助病人挺過治療期),只要打算運動前先與自己的醫師討論,確認目前是可進行運動的狀態,並尋求專業的運動教練協助讓醫師與運動教練合作,以了解癌症診斷和限制,讓受過專門訓練的專業人士可以相互溝通找出適合的運動方式來進行。
營養師總結&建議:
-
阻力訓練強度對於所有人都是要採相對強度來說而不是絕對強度!循序漸進,搭配正確的運動營養飲食規劃才能有好的成果。
-
一般來說癌症患者即使治療後病情獲得控制或暫時消除了,這些「倖存者」也很可能幾年後復發或轉移再次出現,因此又死亡的情形發生,所以對於癌後倖存者延長存活時間也是很重要的事情。
-
本研究尚不能解讀:正在癌症治療中的人可以用重訓來治療癌症,而正規治療完後還活著的人除了健康飲食生活型態外,加入重訓,對降低死亡率有幫助,但治療癌症期間若可進行運動會有不少益處改善。
-
肌少症的人,死亡率明顯高於一般肌肉量的人。
-
運動處方可能會有特定適合的癌症類型、疾病階段或治療毒性。因為運動也像藥物介入一樣,不可能一種藥治百種病。因此針對各種特定癌症用什麼運動介入幫助存活率多少?這部分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了解。